農藥常識
■為什麼需要農藥?
1. 根據世界糧農組織估計,如果不使用化學藥劑,全世界糧食會減產35%。
2. 台灣在光復後大量使用DDT防治虐蚊,達到完全控制的效果,使台灣成為非疫區。但因有機氯劑(如DDT)在環境中殘存時間長,且具有生物濃縮性,所以已被禁止使用。
3.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,媒介斑疹、傷寒的蝨子,媒介鼠疫的跳蚤,媒介黃熱病、腦炎的蚊蟲,自使用殺蟲劑至1953年,至少挽救了五百萬以上的人命和一億以上的病人。
4. 如果不使用農藥,對多數國家而言,除會受到經濟上的重大損失外,同時也會增加人類的疾病,就目前而言,是很難停止對農藥的依賴的。
5. 農藥具有速效性,台灣由於新農藥的使用,使各類農作物的產量及品質均大幅度提高,不僅充份供應國內民生所需,而且拓展大量的外銷。
6. 如不使用農藥,農產品將大量減產,價格勢必提高;因量之減少,原可保留的野生地就必須開墾為農田,這就生態觀點而言,則又是另一項悲劇。
■農藥如何被管理著?
1. 所有農藥在申請上市前,都需進行「環境影響」的試 驗,凡有污染環境可能性之農藥均不准登記上市使用。
2. 與消費者較有關係的是農藥的「慢毒性」,也就是長時間微量接觸,所造成的影響會不會產生慢性疾病或致癌。
3. 所有農藥在申請上市前,都需進行對動物慢毒性之長年試驗,若有可能致畸胎、致癌、致腫瘤或具生殖毒性等,一律都不准登記上市使用;必須終其一生微量接觸都不可能產生不良病變的農藥,才有可能獲准上市販售使用。
4. 與農藥使用者(如農夫、農藥工廠工人等)安全有關的是農藥的「急毒性」,也就是短時間大量接觸所產生的中毒現象。政府對急毒性亦有嚴格把關,依農藥對哺乳 動物的急毒性分成四級,第一級為極劇毒,國內一律不准使用,第二級為劇毒,國內為限制使用,屬於此兩類之農藥約有四十種,在其包裝上均有紅色骷髏頭的警告 標示。第三級及第四級則分別為中等毒及輕毒。
5. 政府在農藥管理上除嚴格把關外,亦積極發展用量少、分解快、對生態衝擊小的無公害農藥;此外,開發生物性農藥、結合農藥防治與非農藥防治的綜合防治 法的推行,亦是積極發展的方向。
■農產品農藥殘留如何被把關?
1. 農藥使用後,大部份進入環境中,只有小部分留在作物上。作物上的農藥可附著於植物表面、或進入植物裡層、或由導管、篩管輸送至整個植株。
2. 為了保護消費者,食品衛生管理法中,針對農產品上的農藥殘留訂有每種農藥的「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」。這是依據政府核准登記使用的農作物及農藥的使用量,再加上國人對農產品的取食習慣及取食量,才訂定出每一種農產品中該農藥的最高可含有的殘留量。
3. 安全標準的訂定,都是以「最嚴重」的情況來考量,因此「安全標準」實際上把關已非常嚴苛,正常的取食習慣不可能會達到危害量。
4. 農藥殘留問題一直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,在嚴格的把關下,我國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管制已達國際水準。 一九九四年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十八個檢驗室檢馬結 果,蔬菜不合格率為2.1%,進口蔬果為4.4%,國產水果為0.3%,進口水果為3.6%;而國內由藥物食品檢驗局檢驗結果,蔬菜不合格率為2.0%。
5. 政府辦理「吉園圃」安全蔬果標章的推廣,申請者必須接受農會輔導、農業改良場植物保護技術指導、農藥殘留檢驗合格、或接受縣市政府違規用藥處分或調訓,且 農民必須有長期之用藥記錄者,經初審及複審合格始准使用。消費者若支持選購貼有「吉園圃」標章之蔬果,將有助於農民對農產品品質提升的認知。

文 : 知識+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r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